五、真假人生-無一不敬業的人們
即使是偽的,也要扮得逼真,這就是德國人的做事原則;專注、敬業、一絲不苟,凡事沒有那一件可以用混的。
A. 街頭表演者
攝於柏林的馬拉松比賽
古裝的宮廷服飾人物,提供遊客和婚儀以精緻的攝影背景(攝於韋爾尼格羅市政廳前)
除了手上功夫還要講究造型以及逗樂小孩的口才,吸引人潮圍觀確要有兩把刷子(攝於史圖加)
傾全力裝扮的真人人偶(攝於德勒斯登)
古裝戰士造型(攝於德勒斯登)
保存完整的傳統音樂盒,配合服飾不像湊合著混口飯吃的樣子(攝於柏林)
為了經營自己的攤子,多麼用心裝點,娛人自娛又樂觀進取,令人敬佩(攝於盧比克)
除了容貌體態嬌美還能藝高膽大泰然自信方得賺取一點學費(攝於科隆)

B. 街角人偶
生動的人偶市招
攝於威瑪某餐廳前
設計有趣的人偶招徠路人(攝於史特拉斯松)
為了紀念貝多芬,在塑像上填繪樂譜花樣(攝於波昂)
敬業的表演藝術家-一動也不能動(攝於史圖加藝術展示館前)
C. 服務為人與老者
服儀體面,不亢不卑的鐵路服務員(攝於威瑪車站)
親切如朋友,指點遊客的鐵路服務人員(攝於威瑪車站)
落拓落寞的紀念郵票戳攤位主人,雖然只為謀生擺攤,卻也道具簡捷衣著得體(攝於柏林下林登道)
等著畫廊開館的中老年人(攝於慕尼黑)
善待老人的美術館
不多見的德國「街友」,看起來還不算太襤褸不堪(攝於漢堡)
六、從童話世界看見未來
A. 為孩童著想的設施
史特拉斯松商店櫥窗
不來梅街頭的養豬人塑像
不來梅市集廣場上的速食業者攤位
童趣的櫥窗設計(攝於史特拉斯松)
B. 親子同樂
攝於威瑪
攝於德勒斯登
園遊會上精心設計的玩具(攝於德勒斯登)
複雜的自動火車模型組
造型很不一樣的腳踏車(攝於波茨坦)
C. 悉心呵護
祖孫情(攝於新天鵝堡)
祖孫情(攝於史圖加)
攝於柏林波茨坦廣場電影博物館前

D. 藝術教育從小紮根
聽大姐姐拉小提琴(攝於威瑪)
專注聽老師講解
全神貫注,絕無嬉鬧
請同學發表你的觀感,老師聽你講(以上攝於漢堡藝術廳)
七、從青年人看見希望
街頭所見的年青人,金髮大眼,身材高挑,鼻樑高挺,個個俊美,醜陋臃腫的胖女人並不多見(不像在美國),更難得的是和善親切不只一味學酷而已,衣著上多樸素得宜,袒胸露肚也很少見(顯比台灣保守)。
秋高氣爽,夫子帶領弟子若干人,遊於人文之都威瑪(攝於威瑪火車站)
年青人和查理檢查站的「道具士兵」合照,為了回味一段柏林被分劃的歷史
秋遊隊伍(攝於威瑪)
不畏秋寒照樣下水沖浪的年青人(攝於莫尼黑Eisbach河)
衣著普通,包包更樸實的年青淑女(攝於柏林)
露股溝的不是當地淑女而是櫥窗內的假人麻豆(攝於哥斯拉)
高挺鼻樑的女士(攝於柏林街頭)
親切不厭其詳為老人服務的導遊小姐(攝於威瑪)
接受邀請擺個Poss的年青女孩大方自然沒有架子,德國女孩子多數敬業、伶俐、善解人意,常主動發現你的需求,額外的加料服務,世上少有的優秀風範。
以上攝於波茨坦賽奇林克夫宮外林園
德國在二戰之後,得到慘痛教訓,體悟戰爭的不智,身受其害的老太太告訴大家,和平才有願景,這是全民的希望所繫,大家一起來扭轉日耳曼不再是慓悍野蠻好戰的民族印象
一個畫展的大門口以和平鴿代表一名藝術家的期待(攝於威瑪)
八、從街頭看見藝術 I
攝於杜塞多夫

攝於來比錫的街頭

攝於漢堡
攝於海德堡
弗萊堡Inter city飯店招牌上的彫塑作品(湯瑪士,蘇丁作)
攝於威斯瑪
攝於威斯瑪
攝於慕尼黑,這是置於門把上的彫像
有趣的市招標誌(攝於威瑪)
史圖加大學庭院中的彫塑作品
德勒斯登街頭仍可見到共黨統治時代的宣傳畫大看板
八、從街頭看見藝術之Ⅱ 獵影者和被人獵
獵取美人像,後面尚有人從容全紀錄(攝於柏林)
被畫的人看不見臉,倒是三個圍觀者很投入(攝於柏林)
婚紗拍攝過程的再紀錄(攝於波茨坦)
這張獵影者,顯是東方觀光客,獵取對象為報時的鐘(攝於羅騰堡)
來自東方的獵影者和擺著標準Poss者以外,沒察覺地還有來自台灣的獵取者環伺在後(攝於波茨坦賽奇林賀夫宮外)